面对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患者,营养科的工作核心和目标就是让患者“好好吃饭”。殊不知,这四个字做起来既简单又困难。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,“好好吃饭”涵盖了以下几个概念。
01保证每日所需的能量
正常成人每日能量摄入按照30kcal/kg理想体重进行摄入,依据劳动强度、体质指数、疾病危重状况、应激反应、感染程度等,要适当增加或减少每日能量的摄入,具体如下:
25 kcal/kg/d30kcal/kg/d35 kcal/kg/d劳动强度轻中重体质指数(BMI)>23.918.5-23.9<18.5疾病危重状况危重一般危重应激反应—无有感染程度—无有
02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供给
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需求、新陈代谢的必需营养素,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;因此三大营养素合理的比例对于病人的营养治疗至关重要。正常情况下,蛋白质热占比12-14%,碳水化合物热占比50-60%,脂肪热占比25-30%。然而,不同疾病的营养治疗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并不相同,需要经过营养评估、营养素计算后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治疗。
03食物种类多样
为了保证营养均衡,建议每天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,每周食物种类不少于25种,这其中包括主食、肉类、奶类、蛋类、蔬菜等,不包括调味品。
04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
对于有些病人来说,正常饮食已经无法满足每日营养需求,这个时候,适量选择营养补充剂非常必要。根据不同情况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指标的异常,选择全营养制剂、特定全营养制剂、组件类营养制剂势在必行;同时,可以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营养治疗的效果,减少并发症、缩短住院时间、节省住院费用等。
05膳食方式的及时调整
疾病状态下,胃肠功能和营养代谢都会发生很大改变,这个时候纠正膳食方式尤为重要,每日4-5餐、每餐7-8分饱、每摄入一口食物咀嚼20次、老年人以软食为主等等,都是根据具u体的疾病和病人状况进行的调整,这一切都需要经过营养评估后给予个体化的制定。
06各种治疗膳食的及时切换
对于住院患者来说,不同的疾病状态选择不同的治疗膳食,普食、软食、半流食、流食、清流食、冷流食、低盐饮食、高蛋白饮食、低脂饮食等等,都需要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以及对疾病进行综合判断后,给出最合理、个体化的营养治疗;同时,根据疾病的进展,及时调整、切换各种治疗膳食,使得病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营养的需求,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状态。
出诊营养师:陈鹏,营养科主任,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,注册营养师,临床营养师。
出诊时间:周二、周五全天,周四上午
出诊地点:门诊四楼47诊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