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岁的宋先生(化名),患有高血压多年,“我的身体一向不错,平时很少监测血压,也没规律服用降压药,总觉得‘事儿不大’。”
“直到不久前的一天,他突然肢体无力,偏瘫、说不出话来,我们都慌了,赶紧把他送到包医一附院就诊。”想起当时的情景,宋先生的家属仍心有余悸。
送来医院时,宋先生已出现嗜睡、头痛、呕吐等症状。随后的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是右侧基底节脑出血,俗称“高血压脑出血”,随即宋先生被收入神经外科。
50岁的宋先生(化名),患有高血压多年,“我的身体一向不错,平时很少监测血压,也没规律服用降压药,总觉得‘事儿不大’。”
“直到不久前的一天,他突然肢体无力,偏瘫、说不出话来,我们都慌了,赶紧把他送到包医一附院就诊。”想起当时的情景,宋先生的家属仍心有余悸。
送来医院时,宋先生已出现嗜睡、头痛、呕吐等症状。随后的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是右侧基底节脑出血,俗称“高血压脑出血”,随即宋先生被收入神经外科。
考虑到宋先生已有偏瘫、失语等较重的临床症状,为最大程度降低脑神经、血管的损伤,保护患者神经功能,赵志军微创机器人团队经过反复阅片、病例讨论,在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后,在手术风险和生活质量上,家属充分信任,最终决定为其实施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血肿引流术。
“滴、滴、滴......”
包医一附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内,宋先生在全麻状态下安静地躺着,其旁边运行的机器发出轻轻的声响,一台崭新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放置在患者的头部左侧,医护人员们正紧张地忙碌着,有的准备器械和药品,有的调试机器人的操作系统。
手术正式开始,在机器人“助手”的导航下,赵志军副主任根据术前头颅CT的数据分析结果,选择最佳穿刺路径,精准定位,仅仅通过头部1个1cm的小孔,击中“靶心”,成功引流血肿。手术用时2小时,顺利结束。
“这是手术机器人在我市神经外科领域临床上的首次应用。”赵志军博士表示,“与传统手术相比较,其精准度和速度远远超过传统手术,具有节约手术时间,减少术后并发症,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,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等诸多优势。”
术后第一天,宋先生言语功就已恢复,左侧肢体活动较之前有明显改善。“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,没想到这么高大上的手术,在咱包头的医院也能做了,非常感谢包医一附院神经外科团队。”宋先生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术后,宋先生身体恢复得快、神经功能恢复得好,出院前已能下地活动,语言恢复正常。但要做到这些,除了需要主刀医生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、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、围手术期的管理外,同样也需要尖端设备的保驾护航。
众所周知,颅脑是人体解剖最复杂的器官,神经纵横,血管交错,稍有损伤,轻则功能缺失,重则危及生命,故被称为“生命禁区”。
而神经外科的医生,无疑是在这生命禁区踮起脚尖“跳舞”的一群人。在这里,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大脑,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中,输和赢的结果天壤之别。
“每一台脑外科手术都必须谨小慎微,如履薄冰。”赵志军副主任坦言,“为了更精准的定位病灶位置,有时不得不扩大手术的创口,这也导致了手术风险和副作用随之升高。”
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手术机器人,让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更加如虎添翼。在赵志军看来,“手术机器人让之前一台台复杂的脑部手术操作变得更加‘简单’,给脑出血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”
机器人由三个部分组成:计算机软件系统是“脑”,利用软件系统观察患者头部多模态影像,规划最佳手术穿刺途径;摄像头是“眼”,通过摄像头进行空间映射,实时跟踪并确保机械臂沿规划路径运动到手术规划位置;机械臂是“手”,准确定位医生规划的手术穿刺位置,手术机器人能把治疗范围精确到一毫米之内,甚至更精确的范围之内。
“手术机器人弥补了传统外科手术的不足,真正突破了人手、人眼和空间的局限,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,而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。”赵志军表示,“此外,机器人还具有稳定、精度高、不疲劳等特点,使术者的疲劳程度降到最低,便于辅助医生开展各类高难度神经外科手术。”
近些年,随着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,临床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变。这其中,手术机器人无疑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,机器人的介入让神经外科的手术朝着更微创、精准、高效的方向发展。
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,心脑血管疾病作为“老年病”在发病率、死亡率等方面居高不下。传统手术微创化,微创手术智能化,这将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。
“相比传统开颅手术的费用,手术机器人精简了手术过程,手术的创伤小,患者较易耐受,恢复时间快,缩短了住院时间,从各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,真正实现了花最少的钱,治最难治的病。”赵志军说。
截至目前,包医一附院神经外科微创机器人团队已完成19台手术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下一步,神经外科将把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脑出血、三叉神经痛、颅内肿瘤、癫痫、帕金森病等神经外科领域,包括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、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、颅内病变活检术、颅内深部电极植入、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术等多种手术类型中,让更多患者享受科技带来的高水准医疗服务。